第158章 变革之初始(3 / 3)

是此行朱棣给朱瞻墡的官员中唯一的一位正三品官,在兵部身居要职,而且为人颇有贤名,四十岁的年纪在官场上也正是巅峰之时,朱瞻墡不知道朱棣时怎么劝说他愿意跟来的。

另外一人是丁忧在家刚今年起复的吏部郎中,王博阳,为人刚正不阿,两人都是面色没什么变化,想来是早已知道了朱瞻墡节制四地兵力的事情。

朱瞻墡便对着兵部侍郎杨芦说:“杨侍郎,你本兵部侍郎,等到了广州府就得先劳烦你跑一趟,整理四地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按照各府分门别类整理在册,也看看各地有否逾越违规之事,最重要的是收四地虎符以及行军令旗。”

“五殿下放心,陛下已有交代,臣定当竭尽全力。”杨芦说的很直白,皇帝吩咐过来,也没瞒着朱瞻墡。

不派几个得力的经验老道的来,朱棣真能安心将四地这么多兵力交给朱瞻墡一人指挥吗?

来的官员中,一半多是兵部的。

朱瞻墡又看着王博阳说:“王郎中,广州府的官员名册就麻烦你整理了。”新笔趣阁

“臣分内之事。”

此时杨松一路小跑了过来:“殿下,明日先派出小船登岸告知广州府官员殿下将到,让他们准备迎接,等过两日咱们再上岸。”

“不急,等陛下关于我节制四地兵力的事情飞一会,咱们去这里先靠岸休整一番吧。”朱瞻墡拿出了海事地图,指向了一个珠江出海口的一座小岛。

“殿下去这里做什么?”

“此处位于珠江出海口最靠外出,地方便利,我意欲将朝廷颁下的对外出海港口设在此处。”

朱瞻墡的话震惊的所有人,对外出海口,朝廷这是要开海禁?

这一趟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要有大动作了。

“别看它地方不大,但是我看好它,成为将来我大明对南洋的门户之地。”

所有人不知道为什么朱瞻墡有这样的信心,这里明明就是一个小渔村罢了。

朱瞻墡指的位置写着。

香江(ga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