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满江红·永乐大帝(3 / 9)

育,朕这两天时常在想这是对的还是错的。”

夏原吉接上了这句话:“陛下之功举世无双,功过早已不需讨论,至于珠江郡王殿下这些奇思妙想,只等若郑和能回来,便是朝廷封着,怕也若滚滚洪流不可逆了。”

朱棣点点头:“是啊,郑和能回来的话,在事实面前,确实无人能争辩了,只是郑和啊……什么时候能回来。”

闲聊了一段,朱棣终于语重心长的问夏原吉:“维喆,你说朕的几个儿子里面,谁最适合当皇帝。”

夏原吉也不敢说话。

“你大胆直言,朕不怪罪。”

皇帝这么说,你可不能就这么信了。

“太子殿下仁德贤明,监国多年未有错误,朝野上下无不臣服,敬天爱民,礼让恭谦。”

“你这套说辞和所有人的都一样,高炽虽然差事做的不错,为人又素来稳重,温厚仁慈,但是嗜欲享乐,你瞧朕的几个儿孙,除了他其他人哪个不是龙行虎步,唯有高炽常年身体不好。”

这是朱棣最担心的地方,朱高炽身体不行,特别是入冬之后都得小心照料着,若是皇帝的重担压在身上,还不知道能撑多久,皇位若是短期内多次易位,其中变数会非常大。

“陛下,好圣孙。”

好圣孙的说法又出现了,这是朱棣在迟疑朱高炽是否有能力担任皇帝位置的时候最常见的说法。

“好圣孙,你说的是瞻基,瞻埈,还是瞻墡?”朱棣微微笑着。

“皆是好圣孙。”朱瞻埈因为这次用兵如神的经历,让人对其刮目相看,虽然暴戾,但是似乎在打仗这事情上有不错的天赋。

朱棣叹出一口气:“大明的疆域,大啊。”

“从北边的捕鱼儿海到南边的交趾得有多远,从东海之滨到西接帖木儿帝国得有多远,这广阔的疆域非能征善战者守不住,高炽性格仁慈,却也能忍,按照他的性格将来远端发生战乱或难镇压,这些地方距离中原遥远,又不好管理,税粮也少,再加上满朝文官一劝,将来或许会自断不少地方,他不是朕这般脾性。”

夏原吉沉默不语,在文官的角度来看,那些沙漠戈壁,荒原草地,对于大明来说反而是累赘,既贡献不了税粮,税金,又得派人管着,还得时常面对外族的滋扰,朱棣将这些文官的做事风格摸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