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商籍亦有报国心(2 / 3)

织明 蜗牛非牛 1124 字 2023-04-26

这些都是经过加工制成的大明标准行军口粮,相比于粮谷,如此重量更轻,也更便于携带和耐吃, 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战时每名军士携带在身的应急口粮,

当然, 大军也会携带一些正常的粮谷,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为将士们改善伙食之用,只是不便携带过多,因为运送粮谷的同时也要大量消耗粮谷,运的多了便得不偿失。

…………

他前些时日,在赤城堡中曾经同宣镇的那些大商家商讨,由他们来协助自己筹集和运输大军所需的部分粮草。

程如之、赵振举、唐志毅、杨万金、徐清逸等诸人回去后,又共同商议了一番,因时间紧急,已不容许他们回镇城去筹集相应物资。

他们只能在北路、东路这边联合本地各大小商户,甚至从各军户手中采买相应的粮谷、盐巴等原料,再赶工制成出关大军所需诸般口粮和军资。

>

张诚对于此事自然是极力支持,他之所以这么晚才与他们商议采买军粮一事,就是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迫使他们主动寻求本地商家的协作。

自己耗费如此大的精力谋划的事,怎么可能让北路、东路以外的旁人拿走大部分的利益呢?

对于这种大商家包揽军需后,再转而向小商户或军户采买所需原料一事,张诚还赋予了一个新名词“分包到户”!

如此,他只需拿出银子即可,至于采购、整理、加工、转运等诸多琐事便由包揽军需的大商家来负责完成。

而他只需在预定的接货地验收即可,至于银子自然是按规矩预付三成定金,待打完仗回来再结算全款。

如此,自己即可省些心力,又可使手中银钱免去周转之难,还能叫追随自己的北路、东路军民人等有些许收入。

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将那些有意向自己靠拢的大商家彻底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还能给那些没有向自己靠拢的商家起到示范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

张诚策在马上望着威武雄壮的车队和将士们,对身旁的魏知策说道:“去吧。虽是在宣镇和畿北行军,也要多加哨查,决不可生出懈怠之心。”

魏知策抱拳道:“请大帅放心,魏知策晓得。”

张诚对魏知策还是放心的,他点了点头,又对另一旁的总镇抚贺飚道:“鬼面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