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当以国事为重(2 / 6)

织明 蜗牛非牛 2057 字 2023-04-26

就在这时,提督东厂的内廷秉笔太监王承恩,在两名小太监的陪侍下缓缓走上高台,他径直来到蓟辽总督洪承畴身前,语气深沉的说道:“洪总督运筹帷幄,咱家自叹不如。

然此一战干系国朝气运,确是不可大意,咱家以为还是调张诚的宣府兵,前来此地,渡河北进,以为奇兵一股,当能出奴贼意料之外。”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略微停顿了一下,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蓟辽总督洪承畴,接着道:“洪督臣,当以国事为重啊。”

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在拿话点洪承畴了,其实,此前大太监王承恩已不止一次,拿话来点总督洪承畴了。

但洪承畴却只是一副装聋作哑的派头,他仗着王承恩不参与军事行动的谋划,而任意摆布各镇总兵,制定锦州之战的军略。

这些其实原也无可厚非,然此刻战场情势,对于明军而言并非是处于有利之形势,依着目前的战场情势发展下去,最终的结局便是,明清双方在女儿河两岸形成僵持之势。

蓟辽总督洪承畴心中所想,是此战既要胜利,又要突出吴三桂之功绩,而大太监王承恩所想就更为简单,他只要求解了锦州之围即可。

除此之外,再别无他求!

至于辽战首功是张诚,还是吴三桂,又或是曹变蛟等等,他才不关心呢。

而此刻,王承恩言语之间似乎已颇为不满,他更是以“国事为重”这种话来提点洪承畴,可见他的容忍已接近极限。

若是别人的话,洪承畴或许不会太过在意,然王承恩却与别人不同,他虽然在朝中无官无职,但却是连当朝阁老都不敢开罪与他。

洪承畴面色有些凝重的说道:“王公所言极是,此战至关重要,确为一场国运之战。”

他接着又继续说道:“诚如王公所言,不惟宣府军最是敢战,张诚亦是胸怀韬略,实属难得之将才,假以时日,其成就恐还会在本督之上,平贼灭奴,或全赖此人。”

洪承畴突然话锋一转,道:“正是因为张诚乃杞梓之才,承畴也是出于爱才惜才之心,不忍其锋芒毕露,成鹤立鸡群之事,而引致诸多猜忌妒恨,如此四面树敌,反于张诚不利。”

他见王承恩面色已有所缓和,便接着继续说道:“正所谓‘树大招风’,古人也言‘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

承畴观张诚此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