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沙皇的“惊喜”(5 / 6)

对威斯敏斯特那帮国会老爷们负责。

实际上尼古拉一世应该在1844年访问英国,只不过当时由于卢森堡危机中俄国选择站在了奥地利一方,那次出访便没能成行。

这一次沙皇依然是不请自来,所以才会让维多利亚如此措手不及。

尼古拉一世的兄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教父,所以两者并不算太陌生。

只不过这种外交行为让维多利亚很不适应,毕竟她算不上是一个传统的君主。

而王夫阿尔伯特亲王对这位高高大大的沙皇却没有多少敬意,因为他觉得后者的统治缺乏艺术,更不喜其残暴的名声。

最让阿尔伯特亲王看不起的是此时尼古拉一世貌似彬彬有礼的态度,“欺软怕硬”这便是前者对后者的评价。

虽然沙皇尼古拉一世一直在强调沙皇的权力,并且以强硬着称,但是俄国这些年来却是一直在避免与英国发生正面分歧,甚至躲到奥地利——那个更加封建、更加落后的国家身后。

尼古拉一世也不太喜欢这个一直盯着自己的“小矮子”,尤其是后者的**明显有些不适,而前者极端鄙视龙阳君。

(阿尔伯特亲王身高178,历史上关于尼古拉一世的身高有两种记载,一种是190,上本是按照190写的,这本就按206写。)

在短暂地尴尬之后,沙皇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奥斯曼已经是个死人了,但他还没有死透,他应该死去,而且我们应该确保他会死去。我想您能明白我的意思,女王陛下。”

维多利亚被对方的外交方式惊到了,无论是在德意志地区的学习,还是在英国的所见所闻这样谈事情的还是第一次体验到。

不过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回应道。

“抱歉,我不太懂您的意思,而且我觉得您找错人了。您该去找我国的那些政客谈,而不是我,我亲爱的沙皇陛下。”

尼古拉一世:“不!我坚持和被上帝选中的人交谈,而不是那些窃据君权的蛀虫。只要英俄联手,奥斯曼便是我们的。您的功绩便能比肩尹丽莎白一世女王”

“咳咳。”阿尔伯特亲王打断了尼古拉一世的话。

“我不那么认为,大不列颠帝国的伟大在于它找到了民主和专制的平衡点。它既能更好地反映民意,也能够避免滥权。而此时我们并不想破坏这种平衡”

闻听此言尼古拉一世立刻变得面色浓重,他可不想要民主,更不想听什么所谓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