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谦之不让(2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85 字 2023-05-08

古地贫,产出不丰,人丁也远少于浙江,何以反比宁波更兴旺?”

高务实微笑着问道:“愿闻高论。”

“不敢。”吴逊说道:“柳三变曾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但据小侄了解,北方诸省粮赋以平阳为最,两京十三省内仅次于苏州(意外吧,山西平阳府的粮税全国第二,张四维家族的籍贯地蒲州便属平阳),其次则是西安、济南、开封、青州、太原。

而南方诸省,苏州以一府之地而缴天下粮赋之十一(十分之一),称冠问鼎,自不待言。其后松江为国朝前三,亦是富庶之地。再往后,则是常州、嘉兴、南昌、湖州、绍兴、杭州等处,这里头一直排到前四十,居然都找不到宁波……”

高务实问道:“你是想说宁波已然衰落,因此比不过泉州?”

谁知吴逊大摇其头:“泉州也未在其内,如何能‘因此’?”

“那你的意思是?”高务实略有些好奇。

吴逊道:“湖州、嘉兴、杭州、绍兴,此浙江四府,环绕钱塘,个个上榜,偏偏宁波也在钱塘边上,却未能跻身而入,世叔不觉得有些诡异么?哦对了,不知世叔是否知晓,苏杭两地虽然都在此榜,但苏州粮赋高达两百五十余万石,而杭州却仅二十三万四千石,至于宁波这等未上榜的,那就更少了。”

高务实略一沉吟,道:“你是想说,国朝初建之时,要么苏杭、苏宁之间的实力相差极其巨大,要么……杭州、宁波等处,严重隐瞒了其经济实力?”

经济这个词古已有之,但原意与后世不同。不过,在高拱、高务实大力推进实学之后,这个词在大明便用得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已经接近于后世的意义了,吴逊自然也是理解的。

谁知道吴逊微微一笑,道:“说隐瞒也并非不可,但事实上,以小侄之见,却也谈不上隐瞒,而是朝廷主动放弃。”

高务实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他要说什么。

果然,吴逊轻轻撇嘴,道:“彼时朝廷划分户籍,商贾既不入编,亦不征税(商籍都是后来才有的,而且地位很低)。而钱塘之富,当时早已不在田,而在蚕与商,可这些蚕户并不富裕,真富者皆商贾也,如此一来,编造黄册之时,钱塘一带的粮赋就远低于苏州了。”

高务实知道他说的虽然是实情,但苏州的粮赋之所以格外高,其中还有张士诚这个朱元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