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火中取栗(三)(4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45 字 2023-05-08

前面。加上一票虽然年纪大但经验丰富的武士帮忙,石田三成左攻右打,都只能无功而返。

石田三成率领军队猛攻七天,但都无功而返,丰臣秀吉得知后,命令石田三成使用水攻。

这个命令让石田三成目瞪口呆,因为忍城本来就是湖中岛屿联合形成的要塞之城,这种地形就已经决定水攻不会有任何效果,但无奈丰臣秀吉坚持要求使用水攻,还表示自己将在水攻那天率领其他将领前来观战。

奉行派的特点就是自己没有多大的实力,全靠家主赋予权力,因此石田三成根本不可能违背丰臣秀吉的命令。无奈之下的石田三成只好到处找人筑堤,七天后这条长达28公里,高9米,宽7米的堤坝正式竣工。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前来筑堤的人当中,就有忍城守军混进来的人员,他们在筑堤工程中在一些关键位置上动了手脚。而此时忍城因为水位上涨,丰臣军无法进攻。

忍城的守军甚至趁机各找乐子。忍城总大将甚至在城中举办宴会,让在远处山头观望的丰臣军不由惊怒交加,然后又感叹连连。

而水位的不断上涨也冲击着堤坝,在本身就有漏洞的情况下,这座堤坝自然而然地决堤了。石田三成因为在筑坝之时就有所防备,因此其率领的军队人员伤亡并不严重,但无论如何,其士气已经极为低落。

问题来了,为什么久经沙场的丰臣秀吉会强迫石田三成对忍城使用水攻?

答案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因为在丰臣秀吉半生征伐中有一个堪称巅峰的事件,叫做“水淹高松城”[注:此事历史争议不多,我就不解释了,不清楚但有兴趣的朋友直接百度即可]。

水淹高松既然是丰臣秀吉此前的杰作,那么在天下平定的最后一战中,他想复制一次辉煌胜利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或许丰臣秀吉认为这个做法一旦成功,将来必是一种很传奇的“首尾呼应”吧。

不过就在此时,石田三成忽然时来运转,丰臣军的细作探知消息,忍城的城代——也就是代理城主成田泰季病死!

按照石田三成的了解,成田泰季是忍城最坚决的主战派,而且由于他是城主成田氏长的亲叔叔,在忍城地位独特,可谓一呼百应,称得上是忍城的主心骨。那么,成田泰季一死,忍城落城岂不是指日可待?

且慢,这里似乎漏了什么事——如此重要的战争期间,忍城为什么会有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