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火中取栗(十二)道华夷(3 / 5)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118 字 2023-05-08

也是爹妈心态呢。”

“行行行,反正你总有道理。”刘馨叹了口气:“我就是怕,你找的这个搞不好是个逆子,教都未必教得乖啊。”

“看来你还是很怀疑这种同化能力嘛,那这样吧,我简单说说这种能力是怎么回事,曾经做到过什么。”

刘馨点点头,道:“请讲,我也希望你能说服我。”

“生活在中国北方更偏北的先民,原来过的生活和中原地带、南方差不多,但随着人口增多,那里的农耕环境也没有其他地区好,所以这些先民开始了农耕加狩猎的生活。

>

再随着气候变冷,粮食进一步减少,为了生活,这些先民只好带着家畜到处寻找食物,游牧,就开始了。但游牧的收益无法保障,所以时不时就要南下抢劫,要想抢得过农耕民族,就需要加强武力,所以游牧化的民众,就成了人人皆能骑兵打仗的好战士。

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民众,面临两重压力,一个是气候变冷造成粮食产量下降,一个是北方游牧化的民众南下抢劫。对于他们来说,自身的资源本来就不够,还有可能被抢走,这该怎么办呢?

应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办法:第一是改进生产技术增加粮食产量,但迭代生产技术是个长期实践才会见效的事情。于是人们想到第二种办法,重新划分资源,让少数人吃饱。也就是通过战争或统治,让大多数人少吃多干,供养剩下的一小部分人,这就是“阶级化”。

此外,重新划分资源还有一种办法,部分人结成共同体,然后宣布其他人“非我族类”,再把他们的资源抢过来。这种方法更暴力,更残酷,冲突更激烈。

这三种方法,常常是组合使用的。比如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在劳动生产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同时,群体之间、群体内部的冲突也更加频繁。群体之间,强大的群体会兼并弱小的群体。

群体内部,掌握更多资源的人变成贵族,他们会对下层农人进行剥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掌握资源的贵族会修建豪华的宫殿,组织强大的武装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群间的财富和权力分配,越来越不平等,并逐渐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普通民众在下层,统治者在上层,最高统治者在顶端。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就是夏、商、周的出现。

公元前2000年左右,气候干冷化,夏政权出现。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和公元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