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援朝抗倭(十二)心若不系舟(3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76 字 2023-05-08

却向孟古哲哲道起歉来,大意是说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孟古哲哲被晾在了一边,她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孟古哲哲其实没有太大的触动,虽说高务实只是在她请安和祝贺之时冲她点了点头,一句多话也没有,但事实上她和高务实原无肌肤之亲,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关系并不算亲密,高务实这般反应并不在她意料之外,也自然谈不上太失望。

恰恰相反,甲斐姬这番话反而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弄得她有些不高兴起来。只是甲斐姬的那种日式道歉看起来特别诚恳,甚至有些低声下气,又实在不像是故意气自己,倒让她有些为难了。

“无妨。”孟古哲哲到底是不善言辞,心底却又善良,最终还是没有生气,甚至觉得只说两个字显得有些失礼,又补了一句:“丰臣秀吉攻打**便是与大明为敌,你是日本人,想必现在也很尴尬……与之类似的事我其实也经历过,我知道你的为难。”

甲斐姬是悄悄了解过一下孟古哲哲的旧事的,不过因为她和她的手下都是日本人,就算会说汉话,到底也不太方便,因此打听得不算太清楚。

甲斐姬只知道孟古哲哲的父亲实际上是高务实下令斩杀的,其中还牵涉到女真一位很强势的大酋长……啊,这可是杀父之仇!也不知道为什么,孟古哲哲这个女真女子看起来居然对此并不太计较。

甲斐姬不知道,这就是女真和日本不一样的风俗传承了。在日本,像甲斐姬这样自小被当做姬武士培养的“公主”,和女真族内如孟古哲哲这样的“格格”,其所接受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姬武士既然是“武士”,当然也要讲究很多武士之道,所以甲斐姬从小就有将自己视为家族卫士的想法,诸如“杀父之仇”这种事,她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必须报仇”。

女真女子则完全不一样。女真的很多习俗都受蒙古人影响很深,尤其是当前这个“叶赫”本来就是异姓叶赫,原先是从蒙古迁居到叶赫领地,最后与叶赫相融合而来的。

>

这就意味着,叶赫家的女子会遵循蒙古人的传统——服从强者。哪怕这个强者是自己的杀父之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也不会影响她们的取舍:接受现实。

在蒙古的习俗中,保护不了女儿、妻子、母亲,那是男人无能,与女人没有关系,怎么怪也怪不到女人头上。说起来,这恐怕算是一种真正的大男子主义了,反倒比安史之乱爆发全怪杨玉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