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总百揆(廿三)女真汉化方略(3 / 6)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15 字 9个月前

的轿子该由谁避让谁都会被制度化,根源也出于车辙这儿。

既然知道古代车辙好进不好出,那么就可以说回来了:车辆如果不同轨,车辙就乱了,交通效率就会变得极低。ъìQυGΕtV.net

比如秦国车辙六尺,秦国的车辆去了一个车辙五尺的国家,它就进不去车辙,或者一不小心只进去了一边车辙,于是陷在里头出不来了。这时候,整个车队便回卡在那儿动弹不得。

所以它会影响一件大事:物资的长途运输,比如军粮。如果此时还要强行运输,那就会把运输成本极大推高,直到根本运不起。

所以,车同轨,包括秦直道的建设,本质上就是那个时代的“新基建”,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运输改革。

如果说书同文使得大一统国家在文化认同上有了成为现实的基础,那么正因为有了车同轨和秦直道,大一统国家才有物资层面的基础。否则就只能继续战国时期那种各自割据的局面,不会有大一统国家。

道理很简单,它将没有能力管控那么大的疆域,延伸自己的统治力。而如此一来,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可能也就不会有区别了,也不会有某些欧美学者诡辩的所谓“中国历史有**早熟的特点”(大一统)。

笑死,你们没有秦始皇就说中国是早熟?你怎么不说是你们自己发育障碍啊?

扯远了,说回来,度量衡的事也先压一压,后文有机会再说。

总之,解决女真汉化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文化,其次在于形制,最后在于架构。

文化方面,必须立刻让移封**的女真各部统一学习汉语汉文,不能如此前那样只有几个贝勒或者高级将领之类的上层人物会说汉语,甚至还未必看得懂汉文。必须开始给他们建学校,搞扫盲。

当然,光建学校是不够的,大明的教育投资水平摆在这儿,汉地十三省都还远远做不到全民读书呢,怎么可能先给女真人安排?所以,必须得“胡汉混居”。

但是这也有麻烦,因为女真是移镇到**,又不是移镇到内地,哪有那么多说汉语的百姓?于是这又引出一个**治理方式的问题,即必须移民**,同时将**本地人口往内地迁徙,来个持续性大换血。高务实认真想了想,认为这一点的确很重要,之前只集中精力在**内附的**架构方面,其实是不全面的。

汉人毫无疑问拥有人口方面的巨大优势,只要双方开始持续性大规模“换血”,最终肯定是汉人同化**人和女真人,只是这么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