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开团(2 / 4)

趁虚而入,欠下各种高利校园贷,又或把命都拆分卖掉而不自知,就不如早早的让学生们见识一下‘缺失的另一半’。

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学霸们上一堂金钱课。

二代、三代们早就反复品尝,而明白了利益是文明运转的基础。

当然,学霸们其实也懂这个道理。

不过还是那句话,看山有三重境界。

现在大部分学霸心里还闹着别扭。

他们觉得靠着智慧和汗水而得到的力量,含金量最高。

而靠着投个好胎继承了大笔财富的,完全不能与之相比。

更何况现实中的情况更复杂。

比如财富来的是否正当?又比如人性自私引发的双标……

从普世推广的道德标准考虑问题,学霸的理确实容易说通。

然而,进入**世界的第一步,就是明白世界不是非白即黑。

相忍为国,人也一样,为了实现目标,得学会适度的妥协,除非目标本身就是成为一朵傲世白莲花。

当然,青训营不可能明着对学霸们说:“你们看开一点,底限放宽一些,不要那么较真,不要动不动眼里揉不得沙子,不要以为有几手本事,未来似乎可期,就头铁硬刚。

莫说天才中的绝大部分成不了圣,就算真有那个才情,也有可能倒在半路上。

谁能真正纯粹?谁能以一己之力给整个世界立规矩?

到最后,还得是你去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整个世界迁就你。

面对此等现实真理,你们最好主动一点,尽量在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不那么坏的位置。否则就是社会给你生硬的安排位置。”

>

青训营的教官不会扯这些,有些道理靠说的效果不好,并且也不适合公开说。

个人需要情商,把不中听的话说的不那么刺耳。

团体也一样,在这个国度大家庭中,不会说话、直抒胸襟的团体,一般都混不好。

那么就通过活动,来告诉这些武道骄子,选择大于努力,方法决定高度。

另外,社会乃至国家,对武道人士是有基底要求的:

可以利己,但只有利己,那么不会受欢迎、甚至不会被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