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1章(2 / 3)

一刀倾情 安喜县尉 1131 字 11个月前

相瞒,心中并不相信。陈平见三人的模样,知道他们对自己心存疑虑,急忙接着说道:“在下只是陈家一名寻常子弟,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汉,有关祖先如何做了鱼户之事并不知晓。而且族中规矩甚多,在下也不敢胡乱打听,虽然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只怕也当不得真。”

陈平一边说话,一边留意厉秋风等人的神情。此时只有叶逢春左手举着一支火把,是以左近光亮昏暗,只能隐约看到众人的模样,无法看清楚每个人都是什么神情。陈平沉吟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不过每年二月六日,咱们九姓水寨子弟都要参加祭祖大典。在下几人都是陈家的第四代子侄,排位几乎在最后面,看不清楚九家长老在木船上搭起的台子上做些什么。只是听同族前辈说过,木台上悬挂着十四幅图画,居中那幅图画悬得最高,画上绘着一个身穿黄袍的孩童。孩童左右两侧各有一幅图画,左侧画中绘的是一位长须文臣,右侧画中绘的是一位顶盔贯甲的武将。这两幅画虽然与中间那幅图画并列,不过要比中间的图画低三尺,。而在这三幅图画之前又有一幅图画,画中绘着一位高冠文士。在这幅图画之前,一字排开九幅图画,据说九副画中绘着的人物,便是咱们九姓人家的先祖。”m.bīQikμ.ИěΤ

陈平说话之际,站在他身后的五名陈家子弟不住点头称是。厉秋风暗想九姓人家祭祀的十四名先祖,必定大有来头。悬挂在最高处的那个孩童画像,十有八九便是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当年陈友谅统领六十万大军东征,与太祖皇帝战于鄱阳湖,最终太祖皇帝以少胜多,将陈友谅的大军打得大败,陈友谅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其后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等人拥立他的儿子陈理为皇帝,在武昌城登基坐殿,其时陈理只有十一二岁。后来太祖皇帝逼降了陈理,并将他流放到高丽国,最后陈理死在高丽,尸体不知所踪。九姓人家若是陈友谅帐下大将的后人,祭祀祖先之时,将陈理的画像挂了出来,却也不足为奇。至于其余三幅画像绘的是谁,眼下殊未可知,想来都是陈友谅手下的大将。如名将张定边骁勇无敌,与太祖帐下第一猛将常遇春齐名。陈理投降太祖皇帝之后,张定边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出家为僧,有人则说他远遁海外。我在南司文牍库阅读文卷之时,曾经见过太祖皇帝派遣徐达、常遇春两位大将北征时的一段记载。太祖皇帝叮嘱常遇春不可轻敌,特意提到当年鄱阳湖大战之后,诸将都以为陈友谅死于乱军之中,六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虽然残兵败将逃回了武昌城据守,不过已成了惊弓之鸟,待到大军将武昌城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