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选材(3 / 3)

词评选的月份,各地的文章和诗词都如雪片般飘来,淹没了整个文渊堂。

文渊堂聚集了风汐最负盛名的才子文人。

各地将选**的文章诗词排完序,再交给文渊堂的大人再次裁定次序。后来文渊堂壮大,演变成了文教司。

后世的文章月评是从这里沿袭过来的。

每次评选都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是个巨大的脑力工程。

林理一般只负责科举取士。

一次评选中,进士中有一半都出自将门,连秦氏的嫡子都来参上一脚。

“你们为什么要来掺和科举之事?好好待在民间,好好待在军中历练才是正事。”林理唤来一个孩子问话。

秦氏子跪在地上回话:“我就是想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上。没想到真的考上了。”wap.bΙQμGètν.net

几位将门之子跪在地上,一个领头的抬头回道:“武将出身做学问也不会差。皇上不是最喜爱文武兼备之才吗?我们只是想向皇上证明自己不比文臣逊色。”

“谁说你们比文臣逊色?风汐文武并举,可我私心还是偏武派的。只是国政需要文派辅佐。你们各司其职,不断上进,风汐才能稳固。”

“是!”

“这次科举不会给你们派职,你们哪来的回哪去。”

“是!”

文教司司首在一旁不动声色地听着,等到几位世家公子退出去了,才站出来说话。“皇上,军部该立主心骨了。”

林理满意地笑道:“你觉得哪几家更合适?”

文教司司首亦是刺盟成员,他回道:“赵、陆、王、何四家最合适。将门之中,这四家家风最严,子弟最优异有抱负。传承百年,已经出了四代良将,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他几家不好吗?”林理明知故问。

“其他几家总有些竖子不成才的货色,家中缺少管教,没有严惩,对待子女还是心软了点。”

“那这四家该如何排序呢?”

“赵、陆一档,王、何一档。赵、陆可为帅,王、何可为将。”

“爱卿所言甚是。你真是眼明心亮,文派有你坐镇,会大有作为的。”林理赞赏司首。

“皇上过奖了。”文教司司首谦恭行礼,从容退出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