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兵法大比拼【求推荐~】(2 / 3)

属于另一个极端。

王导,同样出身琅琊王氏,是王敦从弟,曾和王敦一起拥司马睿登基,是建立东晋的最大功臣,与司马睿的关系更加亲近,为人敦厚谦让,清越弘远,有中兴天下的抱负。

当从兄王敦第一次攻入建康,欲废晋元帝而立幼主之时,王导严厉拒绝,并代表司马睿和王敦谈判,终于劝退了王敦。

晋元帝因为王敦的逼迫郁郁而终后,王导又受晋元帝遗诏辅立晋明帝,并平定苏峻之乱,稳定建康而不迁都,终于给东晋带来数十年的安定时期,去世时,晋成帝举哀于朝堂,葬礼规格同霍光,号称东晋名臣之最。

王导不与王敦为伍,却也不与王敦敌对,他之所以站在诸葛亮一边,单纯是觉得诸葛亮更厉害。

“如果我不是全场中智力最高那个,我就要和最高那个站在同一阵线。”

从这个理念便可以看出,王导的智商比王敦还要高一筹,或者说,王导的情商更高,属于双商都强的类型。

“茂弘,你怎么看?”诸葛亮看王敦消停了,又开始撩拨起王导——茂弘是王导字。

诸葛亮称呼王氏兄弟的字,既显得亲切、亲近,又表示他高出两人一等——诸葛亮随意的态度,非常像长辈在和晚辈聊天。

“忠武侯,我看此事必有蹊跷。”王导灵机一动的回答,毕竟他除了卓越的远见与大势判断,还有过人的谨慎。

诸葛亮:(⊙_⊙)?我问你对“不唱空城计”怎么看,你回个必有蹊跷?

“到底什么蹊跷?我都不知道!”诸葛亮心里嘀咕了一句后,微笑看着王导,示意对方接着往下说——当弄不明白的时候,只要微笑就好了,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会帮聪明人脑补。

然后……王导也微笑着和诸葛亮对视。

王敦:(`皿′)这两人打什么哑谜?有啥话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吗?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正当王敦忍不住准备发问时,破空声传来——太一等人到了!

“这样就好。”×2

诸葛亮和王导一副“刚才已经全盘商议妥当,大事可定”的姿态,让王敦觉得自己错过了好几亿!

“鹅毛扇,这个肯定是诸葛亮!”太一一看三人的装束,便认出了纶巾、羽扇,尽管他不知道纶巾是啥巾,可诸葛亮那个“帽子”一眼就能分辨真假。

“也不好说。”鉴于诸葛亮的赫赫的盛名,艾达总会以最深的套路预计诸葛亮的套路,“没准三人互换了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