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61章韩信(3 / 5)

赵不息粗读了一遍之后才恍然大悟。

估计是廉颇的领兵风格和秦国崇尚的领兵风格大相庭径,所以秦人才不太重视廉颇的兵书而随手乱塞的吧。廉颇擅长防守,多次凭借地势和城墙将秦军拒于城外,而秦国的将领则因为军功制度的缘故往往更倾向进攻战斗获得军功,并不太喜欢防守。

赵不息喜欢防守啊,赵不息一则继承了她母亲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那里学到的兵家学问,二则守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参考,历史上出名的战役多是进攻战,赵不息略通兵家学问之后就可以往自己脑中扒拉战役参考增长经验。

可历史上有记载的防御战太少了,李牧也更擅长进攻而非防守,赵不息很难学习到这方面的经验,这时候廉颇留下的兵书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战败的时候要如何鼓舞军心、要如何稳住局势、如何借助城墙防守,还有如何糊弄君王让他别插手军中事务。

赵不息看的津津有味,尤其是廉颇写他如何稳住赵王让自己不被换下的那段心理历程日记。

真惨啊。赵不息都忍不住心疼廉颇,顺便心疼李牧,分明军事能力上他们和秦国的王翦蒙鹜差不多,可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再好的将领也带不动昏庸的君主啊。”赵不息向身侧的信吐槽道。

韩信正着迷的看着赵不息分给他的一本兵书,听到赵不息说话之后呆呆抬起头来,迟钝地眨眨眼。

赵不息也不在意韩信能不能回应她,她接着发表自己的读书感悟:“都是名将,人家王翦背后是谁啊,能让他安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始皇帝,要粮给粮要人给人毫不疑心将领。廉颇和李牧两个倒霉蛋跟着赵王,要粮缺粮要人没人,赵王本事不大疑心还不小,愣是没让一个名将在赵国善终。”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也需择主而事,方才能君臣相得,成就千古佳话。”赵不息总结到。

她日后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大才们,不可如赵王一般做自毁长城之事。

韩信瞬间明白,赞同的点头称是:“正如主君和范先生一样,主君三顾茅庐,范先生有感主公器重,愿为主公门客,此事已经传遍了河内郡,我听闻学堂中的先生提及此事,说河内郡现在到处都在流传黑石子尊重贤才的贤德事迹。”

赵不息轻咳一声,这事已经这么出名了吗……

“没错,就是我三顾茅庐多次上门请范公出山,范公才愿意勉强答应我为我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