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芯片研究中的意外斩获(2 / 3)

我们带了三台电动机,完全是按照实战模拟用的。现在电动机已经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按照我们的设计初衷,这块电池能够让我们的双尾蝎无人机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

“我们性能最优秀的无人机现在的航速是贰佰公里每小时,如果这次成功了,我们就能够让自己家的无人机从这里起飞到首尔折返。”

“如果飞机在浙江起飞,到关岛上空轻松折返,如果是从海南起飞,整个海南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之内。如果是从三沙市起飞,那么整个南海都是我们的后院!”

冯春宝指着墙上的地图给季东来讲解,旁边是双尾蝎无人机的模型,这款无人机同样是季东来倾尽所有财力在突破的机型。

<div class="contentadv"> 现在的样机还在不断的改进,以前最大的障碍就是电池技术。蓄能问题是全世界都在关心的一个问题,民用装备上面的电池主要是铅酸,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想要容量大必须体积大。

这在无人机身上是致命的缺陷,想要提升载弹量必须要进行电池技术的革命。这几年季东来不断通过理工大学校友会在找相关技术,国内的几个大型的电池代工厂季东来都找人试图合作。

不是没有相应的技术,就是拒绝进行合作,毕竟人家不缺钱。季东来和姜昊坤那边说过,光伏组那边也在暗暗发力,按照季东来的估计至少需要五年才有突破,现在看不限制金钱的砸还是有好处的。

“这是什么技术?”

当下双尾蝎无人机的航速已经可以达到二百四十公里每小时,真的需要摆脱的时候甚至能够突破三百。

只不过机身才来方面还在做强度更高的载体,北航的几个博士正在和首都理工大学实验室联合开发。

“石墨烯,前两年非常火的概念。所有人都知道这东西是高储能,但是制备起来太困难。正好我们做成了第二代芯片打印技术的装备,我们改进了一下,然后就成了这边这样……”

看着季东来的表情,冯春宝知道季东来上心了,带着季东来前往另外一侧的实验室。

此时装备上一卷透明的材料正在从设备里面缓缓地拉出,冯春宝拿起旁边的一卷薄膜材料,拿着剪子剪了一块递给季东来。

“季总,您在显微镜下面看一下,这是我们采用介电技术和气相沉积技术结合打印的十层石墨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