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少年志(3 / 3)

出现**现象。

而且还不会遭到太强烈的反对。

毕竟世家大族该当的官,还是继续当,也没有降你职位。

只是让你当几年这个官职,然后去当几年那个官职,都在同等品级下调动的。

“妙啊!”刘备不禁出声道。

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叹了一口气道:“嗐!”

“若是桓灵二帝之时,朝堂到郡县的官位,都能如此安排。”

“那,何至于有黄巾之祸也?”

独孤言闻言,不禁摇了摇头。

但是什么话也没说,他怕打击到刘备。ωωw.Bǐqυgétν.net

他其实想说的是,就算桓灵二帝之时,有这样的官位安排。

估计也一定会亡。

封建王朝的更替,第一在于天灾,第二就是在于君王。

一位君王昏庸无道的话。

那他下面的臣子,基本都是贪污**者。

而且根本不会去执行什么制度。

如此,必亡也。

“主公,亲贤臣远小人,此乃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时诸葛亮对刘备说道。

闻言,刘备眼睛一亮。

此言有理啊。

虽然很简单直白,但是不影响是至理。

“孔明此言,可为后世之君引以为鉴呐。”刘备夸赞一句。

等从独孤言府中出来后。

刘备和诸葛亮相视一眼,不禁苦笑一声。

他们的心情很复杂。

有喜有惊。

喜的是,有了独孤言弄出来的这些东西,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刘备心中的大业,可以实现了。

惊的是,实在是独孤言这些东西,把他们雷得外焦里嫩的……

数日之后。

一辆马车,缓缓的驶入成都城。

马车的帘子,突然被掀开一脚。

露出一双灵动,且充满智慧的双眸。

看着热闹的景象,那双眸子不禁闪过一丝丝意动。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将军,我们要先去见谁?”这时马车上的少年对前面骑**将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