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回 强势(2 / 3)

至尊曲 王昭之 1297 字 9个月前

命,热爱大自然,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

古代天文学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天体运动学,即天体是地球的扩大,或地球是天体的缩小。ωωw.Bǐqυgétν.net

古代天文学认为天球的南北极所形成的天轴与地球南北极所形成的地轴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无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那一个点,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

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

《黄帝内经》所述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

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医学名之曰“气“。

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源于“气”。

“气”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

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

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气交的产生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之节气相差三节。

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

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即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

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转寅,三阳始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