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安的身世(2 / 6)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2287 字 8个月前

长安城,以瞻仰大唐皇帝的风采。

大朝会这一日,在含元殿的外面,是一片万邦来朝的气势,这对于提高大唐帝国的**威望极为重要,所以,这是一场不可或缺的**活动。

与去年差不多,今年的大朝会同样异常繁忙,含元殿外面聚集了成千上万等待朝见的人,大小官员和各国使节遍布。

李安在吃完早饭,欣赏完雪景之后,也来到含元殿外,等待着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大朝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需要最高规格的礼仪,就连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不可以乱来。

一身红色的豪华礼袍穿在身上,李安感到非常的别扭,好在身旁的众大臣,也都穿着同样颜色的礼袍,这让李安的心里平衡多了。

最让李安感到安慰的,是参加这样的**活动,丝毫没有人注意他的穿着,当然,更不可能嘲笑他穿的太娘炮。

外国使节基本上全是马屁精,什么是大唐皇帝爱听的,就说什么话,惹得李隆基龙颜大悦,几乎不用思考的就对这些使臣大加赏赐,这其中似乎大有炫耀大唐国力的意图。

各州郡的地方官,在汇报自己政绩的时候,几乎全部注水,以显示自己的执政能力,李隆基整天呆在皇宫,自然无法知道真实的情况,这就为地方官的欺上提供了便利。

忙活了一上午,李隆基感到非常疲乏,但心情却是不错,周边各国的使节对大唐帝国都是非常的恭敬,甚至,有几位附属国的一国之君,亲自到长安城来,这让他的心里非常的满足。

中午小憩的时候,鱼朝恩匆匆跑来,见李隆基闭眼小憩,话到嘴巴又咽了回去。

“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李隆基并没有睡着,早就听到鱼朝恩的脚步声了,作为伺候自己的贴身小太监,鱼朝恩的脚步声早已被李隆基所熟识。

“大家,已经查出来了。”

鱼朝恩应了一声,将自己调查出来的结果,一一告诉李隆基。

原来营州别驾李静,是太宗废太子李承乾之孙,郇国公李象之子,生前曾担任营州别驾,死后赐官齐州刺史,是大唐皇族成员,左相李适之的亲二哥,与李隆基是同辈。

“居然是他。”

李隆基感到大为震惊,营州别驾李静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堂兄,太宗李世民是他们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