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建议他们去陕西,不仅是因为志同道合,更是因为这几个人这些年一直在江南推行农作物的改良与种植,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陕西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
大乱之后人心思定,能活下去谁愿意造反,张春在山西先行一步,被任命为陕西巡抚,陈子强给惠登相去一封信,让他带领三千士卒护卫张春西去,暂时任命其为延安府参将。
几天后内阁任命下达,夏允彝等也踏上西去的步伐,每人官升一级,为知府同知,主管生产,各自带上一批技术娴熟的农人,由惠登相指挥剩下的虎卫士卒护卫。
朝廷又在捷报后发出通告,采取了陈子强的建议,号召年富力强的官吏去西部任职,而不是强行任命谁去。
给出的承诺是,一年后考核政绩,此次去的官吏,凡是能有中上以上考功的一律升一级,下上升两级,上上则连升**。
明朝考功分为六级,下下,下上,中中,中上,下上,上上,原本中上是不能升官的,但这次给出的条件太优厚了,故而不是没人不愿去。
况且正常的考功也不是一年就算,连续几年都有好政绩才能升官,随着一批志愿去陕西的年轻官员奔赴任上,卢象升也回到京师述职。
他姗姗来迟是为了要安靖地方,乱匪初平,民间不可能一下子安定,长久的动乱虽让大部分人更愿意平静的生活,但同样也催生出一批心理扭曲的恶人。
没有军队的镇压,往往这些人就是再次动乱的根源,他只能坐镇西安,远离总督驻地,一个多月后才把地方梳理,弹压不法,震慑官员。
等朝廷的圣旨到了,这才离开西安,回京交旨,内阁这次签发的圣旨,成为震动天下的大事,也预示着陈子强的改革开始露出端倪。
原来此次圣旨中明确要求,陕西各地为了安定民生,文官不得干涉武将治乱,各御史巡按无权处置武将,兵备道等只能监督,不得命令。
凡发现武将有不法只是,只能弹劾,上报陕西巡抚处理,改变了原本兵备道可以直接处置军户的规矩。
因着陕西卫所基本糜烂,着巡抚张春重新整顿,重新丈量清查卫所田地,军户数额,裁撤老弱,转为民户。
此策略在陕西推行并没引起不满,真正引起震动的其他省份的军户卫所,陕西此时的卫所基本废了,作为重灾区的省份,造反了十几年,还存在的卫所除了靠近蒙古的,几乎都死伤逃亡殆尽。
就是宁夏甘肃都有大批军户逃亡死伤,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