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2一环套一环(3 / 7)

欺负。

压制武人也是皇帝一贯的手法。

毕竟皇帝知道自己是怎么坐上皇帝的。

他不能让手底下的人起兵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天下,从朱姓换成其他姓。

待到打完天下之后,如何顶级统帅恰好病死了之后,那可真是太棒了!

皇帝一定会把他的身后名给安排到极高的位置上。

史书上也必须给你一通夸,悼文都得皇帝亲自写。

难不成朕还能跟一個死人计较?

毕竟死人最让人放心了。

老朱就是这个想法。

要不然后期也不会为了老朱家的统治,杀了那么多功臣,把自己下发的丹书铁券当成擦**纸一样,就当没有这回事。

朱标却又是想到一个王布犁没有说出来的话,那就是“收买人心”这件事。

如此一来,父皇就收买了大量基层士卒,以及那些能够减少交税的商户。

谁人不向着朝廷?

朱标今日本来就是想要问一问自鸣钟的事情,万万没想到俩人的话题竟然会转到这个方向上来。

并且得到了一个极好的政策。

朱标仔细查看自己记录的文字,看看有什么记录的错漏之处,再同王布犁问一问,查漏补缺。

如此一来,他觉得总比自己父皇在宫殿里一拍脑袋,思考的要全面一些。

而且其中的逻辑也充满着自洽,经得起推敲。

若是连检校都不能如实对皇帝说明真相的话,那只能说明皇帝的权力几乎没有了,大明快要到了灭亡的时候。

朱标以及他爹都是想要把大明建设的更加长久去的,所以朱标得到王布犁这么好的谏言,是十分的高兴。

“对了,为了防止重名之人冒充,兵部提供的名单必须要全面且准确,具体的可以让兵部户部两个部门因地制宜的商讨一个法子出来。”

“对对对。”

朱标只觉得非常爽快。

平日里诸如宋濂之类的老师,都是教导他如何爱民,对读书人好一些,才能让他们为大明更好的效力。

哪有像王布犁这种,直接给你具体的操作办法,而不是宽泛的如何去爱民,从书本里找圣贤之言对应。

一旦做到圣贤之言,那天下必将会大治之类的话。

朱标在他爹的影响下,虽然学了这么多年的儒学,但也是有些不相信的。

儒学传承这么多年,虽然每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