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2一环套一环(4 / 7)

代都用,但是有几个能利用儒学把王朝延续到千秋万代的?

只不过是儒学为了王朝的通知自我适应能力较强,利于王朝的统治。

他们现在的解释,就一定是当年孔圣人的说出来的意思吗?

还不是后人根据现在的适应性做出的解释。

毕竟“儒家条纹”的解释权,全都在他们这些大儒头上。

谁能轻易反驳他们的错误?

更不用说儒家为了学说的解释,也诛杀过同为儒家弟子。

他们内部徒子徒孙的争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朱标感觉王布犁是法家的思路。

同时他也在想那个创造仙境的仙人,是不是也是被法家影响之人。

要不然王布犁怎么不喜儒家呢?

定然不是什么不爱读书之类的理由。

大明律那么多的条纹,他都能记住。

儒家书籍的字数可不如大明律多啊!

王布犁坐在一旁喝了口热茶,说了这么多稍微有些口干舌燥。

既然朱标喜欢如此勤恳工作,那我悄悄给他增加点工作量,也说的过去吧?

毕竟看他的神色,还是挺满意这个建议的。

王布犁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最终目标,如今行的不过是水滴石穿之事。

朱标记录的手腕都酸了,但心情是极其爽的。

王布犁他**就是丞相之才。

可惜父皇今后指定不会设置丞相了。

但这种话,朱标此时也不能同王布犁透露,他只是开口道:

“妹夫,你且安心,待到我登基之后,必然狠狠的重用你。”

对于朱标的画大饼行径,王布犁只是哼笑几声。

果然当领导的,这种手段都是基操。

只不过朱标目前的段位,还没有王布犁高呢。

更何况王布犁也不认为朱标有登基为帝那天,他这么苦干的体格子可不如老朱好,除非老朱能够提前退位。

但那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朱的权力欲望重的很,他可以分润一些权力给自己的嫡长子,但绝不会在他死之前把权力交出去。

到了末期老朱的眼睛花了,耳朵都不好使了,他还要尽可能的处理朝政,而不是把权力交给朱允炆。

除非不信任他,也是老朱自己到死都不想放手的缘故。

他这一辈子幼年**,青年建功立业娶妻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