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1 / 6)

();

第118章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

趁着跟杨慧梅交流的功夫,卢育英专门注意了一下从四辆中巴车上下来的****代表团成员。

细看之下确实发现了一些不同。

尽管大多数人都穿着军装,但是跟之前几次相比,这个代表团里面的空军军官比例明显更高,而且从装扮和年龄来看,其中有很多都像是现役飞行员。

来买飞机的时候带几个飞行员体验飞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因为大多数空军的高级军官本就是飞行员出身,因此很少会出现这么多的年轻面孔。

看着巴方代表团成员陆续下车,杨慧梅也不好一直把人家晾着。

但是在转身之前还是跟卢育英说道:

“总之,这次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上级也非常重视,今天我出来之前,空军申田丰副司令员专门定了调子,说要加深中巴两国在军事技术和训练方面的交流。”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卢育英有些苦恼地敲了敲自己的脑袋。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他并不喜欢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

如果要是能像飞行器设计一样,给出一个精确的范围就好了。

以华夏和****过去的军售关系来说,甚至让后者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升空体验都没问题。

那自然是可以的。

对于准备用来外销的飞机来说,座舱体验是非常重要而且普遍的一个流程。

听到这句话之后的卢育英一愣,然后点了点头。

实际上,不仅卢育英没底,由于这个时候的华夏在装备出口方面还不成熟,就连华夏航技的人也没底。

208雷达和阿斯派德中距弹的匹配问题是直到1995年末才解决的,距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

当然,卢育英也没忘了自己“推销员”的身份,在路上一直向对方介绍着这种611所当前的主打型号:

“少将先生,由于歼7MP上面使用了大量西方设备,加上综合性能如今也稍显落后,所以我们已经停产了这个型号,转而准备出口新的改进型,也就是歼7MG。”

这个解释算是半真半假。

但是当他看到车间里面停着的歼7MG真机时,虽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但微微垮下去的面部肌肉还是透露出一股失望的情绪。

拉蒂夫的英语语速非常快,好在并没有南亚地区常见的重口音,卢育英能听懂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