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1 / 6)

();

第384章人在大堤在!

最后还是常浩南自己觉得有点过于中二,提议把前面两个字取消,定名为“息壤”模块化防洪加固套件。

这样就显得正常多了。

并且还保留了原有的华夏特色。

丁高恒和怀国莫俩人加起来都快120岁,自然也不可能在这种细枝末节上非要和常浩南争个高下。

因此这种未来在全世界防洪救灾领域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设备,就这样被三个人花费短短一分钟时间确定了名字。

尽管前面连续两天几乎不眠不休的工作让常浩南感到有些疲惫,但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顺利落地并应用于抢险救灾之中终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投入生产,然后再运输到需要的地方了。”

后者长舒一口气,内心中的担忧和紧张也总算减轻了些许。

“放心吧,我们是按照就近原则分配的生产任务,在位置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障距离几个高风险江段较近的工厂优先生产,唯一的问题是那种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工艺流程特殊,目前能大批量供货的厂商都在浙省和鲁省,不过军队那边已经派出了专门的运输部队保障原材料供应的畅通无阻。”

在救灾组织能力这方面,华夏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听到这句话的丁高恒一愣。

但他同样也知道,是否泄洪,最重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风险。

这个番号让钮懋升有些熟悉。

“走,去大堤上看看。”

心神不宁的钮懋升最终还是回过头,对跟在身后的几名随行人员说道。

“沙市监测站报告,水位已经达到44.68米!”

一周之后的一个傍晚,江陵长江大堤附近的防汛抗旱指挥中心。

恍惚之间,丁高恒仿佛又回到十几年前的戈壁滩上。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雨,一直在下。

“广州**41集团军步兵121师361团团长,黄林群向副总指挥同志报到!”

“简单说说堤防的总体情况吧。”

既然有这样的能力,那为什么不做呢?

“黄团长!”

后者走到对方近处,虽然还是看不清军衔,但至少能看出是一名尉官。

他说着指了指旁边一个人身后背着的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大地震颤、天空轰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