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开片完美、釉色自然(2 / 3)

了。

瓷器在手,它又跑不了,只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件瓷器的开片技术,确定了这件瓷器的开片技术,能够达到北宋汝窑瓷器的境界,那就可以了。

如果真的很厉害,这份开片技术,就可以给他仿制汝窑瓷,带来巨大的帮助。

到那个时候,这件瓷器的真假,就不重要了。

所以, 最主要的还是瓷器开片,这也算是陈文哲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技术。

这是一件宋汝窑天青釉三足笔洗,看着有点像三足樽承盘, 因为那东西跟笔洗很像。

它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

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

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

谷贌

>

器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

整体器型是没问题的,所以要鉴定这么一件瓷器,还是需要看其他特征,比如最重要的开片,如果开片有问题,那其他地方就不用看了。

仔细查看,陈文哲发现,这件瓷器的开片技术,还真是很特别。

它这是从釉层到胎体,都在发生裂痕。

这种深层次的开片,称为“过岗”,是在窑炉内烧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而浅层次的开片则是出窑后、釉面继续收缩造成的。

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

所以大开片呈深灰色似铁,故称铁线;

小开片呈黄褐色似金,则称金丝。

“金丝铁线”就是指这两种状况而言,它在哥窑器物上表现得最为显著,并且形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

官窑器物上的开片纹,与哥窑器物有所不同,其片纹均为深层次的“过岗”,开片纹理较大,其形状犹如冬日里江河冰面上突然开裂的冰层,层层相叠精美无比。

汝瓷釉面上的开片纹,则细碎密集,俗称“蟹爪纹”。

开片经典,完全没问题,见到这件瓷器的开片,陈文哲甚至都有点学到了的感觉。

这时,他已经开始有点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