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绿即是蓝(3 / 3)

/p>

华夏孔雀绿釉所具有的青翠亮丽的釉色,除了与配方中含有大量二价铜离子有关外,也和大量钾离子密切有关。

华夏清代孔雀绿釉,是一种用硝和石英砂配制而成的含钾量很高的高碱釉。

如果用氧化铅、长石、草木灰或其它助熔剂代替硝,其他条件都不变,无论如何烧不出孔雀绿那样的色调来。

沙长窑和邛崃窑的绿色釉彩,就是最好的例子。

虽然它们也是二价铜离子着色,但因为它们都不是高碱釉,而且还含有少量乳浊剂二氧化锡和五氧化二磷。

所以,不可能烧出孔雀绿那样的色调来。

波斯和伊拉克地区的孔雀绿釉,氧化钾含量不高,但氧化钠含量很高。

氧化钾和氧化钠都属于碱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都相当接近,所以对釉色的影响差不多。

氧化钾是一种强烈的助熔剂,如果用量很高,再加上较高的烧成温度,釉的高温黏度就会变得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釉层中的气泡就会全部跑掉,石英等颗粒状釉料,也会全部熔入釉中,使釉达到完全玻化。

釉的完全玻化,再加上大量二价铜离子的存在,和洁白瓷胎的衬托,其结果是釉色青翠,釉层清澈亮丽,如同翡翠一样,十分逗人喜爱。

这样用铜元素作为发色剂,得到的就是孔雀绿,而不是孔雀蓝。

所以说,孔雀绿釉的主要着色剂是铜,铜含量都很高。

这些都是技术关键,如果不了解这些,你绝对烧制不出好的孔雀绿釉瓷器。

例如宋代磁州窑的孔雀绿釉瓷器,其中铜含量为5.6%,明代法花彩介于3.4~5.2%,清代孔雀绿高达9.0%,扬市出土的波斯陶孔雀绿釉为2.5~3.7%。

铜含量高,有助于釉色愈加青翠。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铁元素也是瓷器发色的关键,如果多了就会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