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光绪龙洋(3 / 3)

1910),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单位为圆。

清代银圆面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或“大清银币”字样,背刻铸蟠龙纹图案。

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6——9.7成。

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据统计,清末铸银圆虽然总计达2.8亿枚,民造的居多。

看着最后一枚银元,陈文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一次的收获有不小。

这最后一枚银元,应该就是号称最精致的古钱币。

它是一枚“光绪元宝”,是我国早的机制币,是我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俗称“龙洋”。

因钱币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且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光绪元宝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收藏价值高。

所以就算清代的银元流传到现在的很多,还是有许多收藏家对它趋之若鹜,争相起价。

特别是这种北洋造光绪元宝,这是一枚特别版别:北洋34年长尾龙版长尾龙配长云。

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

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

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

北洋机器局初铸银元,是在光绪十五年,面值仅“一元”一种,是津城官造的呈样银币,未流通。

直至光绪二十二年,始铸流通银币。

“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面值有“一元”、“五角”、“两角”、“一角”、“半角”五种。

是我国套以元为单位的计值银币。

公元1903年7月,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粤省、北湖四局为分厂。

这种银币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

最主要的是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