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凛凛岁暮(4 / 10)

“袁氏恃冢中枯骨,徒有声名耳。”

“名门郡望,岂独袁氏?”荀彧一向不卖关子,“许中名士何其多也。若用名士镇抚诸县,必能使吏民安定。”

“善。”沉吟片刻,曹操抬眼而笑,“文若真吾之子房也。”

人们叛应袁氏,无非是因为袁氏的声望人脉。只有袁氏有声望人脉?未免小觑了天下世家。察举制使然,此时的名士无一不出身士族,每一人背后都有家族势力,各自的根基不可谓不深厚。

镇抚平乱的同时,也尽可能地把许都的世族们绑到曹操的战车上。

颍川陈氏,河内司马氏,陈郡何氏,陈郡袁氏……

曹操心底默默浮现长串的家族及名士清单,这一处火不用再担忧,能用名士扑灭。

他稍稍放下心来,余光瞥见案上一物,拾起来笑道,“文若来看此物。”

那是一顶缣帛所制的……帻巾?上尖下宽,如双掌合拢状,形制更像是仪礼时所冠的皮弁。

“明公仿自皮弁?”荀彧不确定道。

“正是。”曹操笑道,“孤名之曰,帢。”

“皮弁需以皮革制冠衣,饰以珠玉。”

“当今天下凶荒,资财匮乏,冠皮弁不免奢靡,理当因时而变,简易适用。”

他说着取下自己头上的帻巾,换上这顶“帢”,作左右顾盼状,有点得意道,“我以缣帛改制,如何?”

荀彧不由莞尔,“甚好。”

“不饰珠玉,只以五色分别贵**,作为军服可否?”

“明公雅性节俭,节物悯人,甚好。”荀彧微微颔首,不禁又笑了笑。

“此帢便赠与文若。”曹操手指提着缣帛边缘取下头顶的帢,捧给荀彧,“孤亲自改制,天下独一无二,首帢。”

捧出去他又收回手,“忘矣,文若好洁……我命人再制一件,改日……”

若真不收,眼见得曹操尴尬,荀彧倾身取过缣帛所制的帽子,所谓的帢,在座上拱手一揖,温声答谢。

“明日正旦,文若不如留下,一同守岁饮酒?”想到荀彧至今不肯成家,曹操叹口气,邀请他留下宴饮。

说完他又觉得不妥,摆手,“公达不在家中,元衡染恙,文若再缺席,君家先祖当恼孤矣。”想起荀攸还在官渡,老曹也不好意思再多留荀彧。

“染恙?”荀彧却好似关注到别的重点,他疑心自己听错,轻声重复了一遍。

“与奉孝同车,二人皆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