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洪巢求道,释迦取经(5 / 7)

“是的,我亲眼所见。这一次,他连水都没喝。”

“七日不吃不喝,声音竟然还是如此铿锵有力,不愧是悟道者。”

“他不是悟道者,只是一位读书人罢了。”

“这怎么可能?只是普通的读书人,竟能七日不食人间烟火,却依然肢体宛然,声气朗畅……”

“不错,按照他的说法,他能控制自己的肉身,进入一种玄妙的状态。”

听学之人议论纷纷,他们对这种标新立异者最为好奇,尤其是标新立异还能好好活着连讲四次的读书人,十分的少见。

释迦双手合十对台下施礼之后便开始讲学,种种奇闻异事,从他口中缓缓讲出,每一件事讲完之后,都带着某种思索和道理。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在宣扬苦难。

半日之后。

讲学结束。

这是邑下论道的规矩。

无论读书人讲的道理怎么样,既然上去了,既然有话说,就要给他半日的时间。

半日之后,无论有没有讲完,都会开始进入论道的阶段。

释迦最后一句话说完之后,对着听讲人道了声谢,便闭目不言。

他知道,按照前几次的讲学经验,接下来等待他的是狂风暴雨一般的质问。

邑下论道,最初风头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讲学人,而是台下发出质问之声的听讲人。

或者说,是论道者。

很多默默无名的读书人,便是靠着和有名之士论道讲法一夜成名。

如果能辩倒名士,你自然成了名士。

如果不能辩倒,也能让他们名声大涨。

所以……台下的人并不一定是他的拥护者,而是论道者。

果然,论道开始之后,顿时有一位又一位听讲之人,手持书卷,举手示意,站起身来,侃侃而谈。

“释夫子,若是断了情欲,不食人间烟火,那人还是人吗?这……不就是被陛下赶出人间的仙吗?”

“释夫子,积德行善,来生可得福报,今生就该受苦吗?”

“释夫子,陛下南巡传道,刻下了名震天下的悟道石碑,不知你说的大乘之道是什么道?”

“释夫